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0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环境安全   50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储罐配管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热位移会导致管壁产生热应力,未采用柔性连接的配管由于热应力集中作用可能发生破漏。针对与石油化工储罐非柔性连接的配管的安全问题,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石化企业典型配管的热应力分布;根据不同类型配管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针对性安全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温差效应对石化储罐配管热应力影响显著,随内外温差的增加,配管应力集中的区域增大,最大热应力值增大;补偿措施能够改善配管的柔性,降低配管应力;约束载荷限制配管热膨胀从而增大配管应力;三通管是多根配管接合的区域,这种复杂管道交汇处会形成明显应力集中。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石油化工非柔性连接配管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要叙述了电捕焦油器开工以来存在的问题,对电捕捕焦油器不能安全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工艺技术合理,方法可行,电捕焦油器运行效果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事故损失,必须对矿热炉安装施工危险源进行分析。基于此,对矿热炉安装工序中最重要工序炉壳安装应用作业危险性分析进行分析。将炉壳安装作业分成3大部分,用鱼刺图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矿热炉炉壳安装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畜禽粪便中大量有机污染物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体,粪尿分解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本文结合日照市畜牧业生产的实际,对日照市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日照市畜牧业生产对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存在问题,提出畜牧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消防标准体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明确我国消防标准体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分别从消防标准的数量、标龄、类型、属性和采标情况等5个方面对我国消防标准体系进行分析,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欧盟标准化委员会和美国的消防标准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防标准体系整体适用性在不断增强;需制定周期性标准复审计划;消防基础试验类和管理类标准应成为下一步消防标准制修订的重点;消防强制性标准所占比例有待进一步下调;需建立国际标准动态跟踪机制,同时应注重将我国先进的消防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6.
The increase in damage due to natural disaster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ive and work in hazardous areas and continuously accumulate assets. Therefore, land use planning authorities have to manage effectively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in flood-prone area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vulnerable assets. Germany faced major destruction during the flood in August 2002 in the Elbe and Danube catchments, and many changes have been suggested in the existing German water and planning regulation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findings of a “Lessons Learned” study tha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flood and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opics: 1)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hazard maps and flood protection concepts, 2) the harmonization of regulations of flood protection at the federal level, 3)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flood hazard and awareness strategies, and 4) how damage potential can be minimized through measures of area precaution such as resettlement and risk-adapted land use. Although attempts towards a coordinated and harmonized creation of flood hazard maps and concepts have been made, there is still no uniform strategy at all planning levels and for all states (Lae nder)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possible mitigation strategies for “unthinkable extreme events” beyond the common safety level of a 100-year flood are need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and integrated flood risk management, interdisciplinary and catchment-based approache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湿地类型多,面积较大,河、湖湿地系统是主要的湿地类型。湖北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近年来,湖北省湿地保护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湿地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加强湿地科学的研究,保护管理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湖北省2l世纪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把环境的保护、修复、维护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服务活动称为环境产韭,包括发挥减少、避免污染环境作用的资源再利用鼗和发挥治理污染物与修复、改善环境作用的环境维护业.通过探讨环境产业的内涵、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和在产业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指出环境产业是在法规保障下政府强行推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改进政府行为构建适台环境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制是加快发展环境产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日益突出。正是这种清醒,推动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反思和变革,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是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保障者,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的塑造者,是日益完善的政治文明的体现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强化政策支撑,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执法监督,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执行力;必须强化生态补偿能力,构建最具活力的绿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现有文献认为生态转移支付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提升地方生态环境质量双目标,而目标的多样性会影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效果及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环保支出和农林水支出的中介与调节效应,对生态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目标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2010—2018年甘肃、贵州、湖北及河南四省的199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生态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中国地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辖区环境保护效果中,环境保护支出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农林水支出不仅调节了生态转移支付的地方环境保护支出效果,而且调节了环境保护支出对地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由于地方政府具有环境治理信息优势,省以下制度目标更能体现辖区生态需求,省对县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会有效促进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激励效应较为明显。同时,县级地方政府应该逐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逐步转向经济与环境"双目标协同发展"模式。为了协同生态转移支付的双目标,"自下而上参与式决策"可以作为环境治理的有益补充,通过地方政府多元化实践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